产后出血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14 15:38
发布于 2025/06/14 15:38
产后出血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快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和病因治疗。
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出血,可通过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类药物促进宫缩;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需及时清除残留胎盘组织;软产道损伤需缝合止血。严重病例可能需行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
建立双静脉通道快速输注晶体液,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输注红细胞悬液,凝血功能障碍者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液体复苏需监测尿量、血压等指标,避免过度输液。
保持患者平卧位、吸氧,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所有操作需严格无菌,产后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对于宫腔操作或产道损伤者,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并监测体温和血象变化。
针对不同出血原因采取特异性措施:宫缩乏力者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凝血功能障碍者补充凝血因子;胎盘植入需介入或手术治疗。同时需排查是否存在未被发现的产道血肿或子宫内翻。
产后出血患者应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初期饮食以易消化流质为主,逐步过渡到高铁高蛋白食物如猪肝粥、菠菜牛肉汤等。每日监测恶露量及颜色变化,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消毒卫生巾并及时更换。恢复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但需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发热等感染征象时需立即复诊。哺乳期用药需咨询避免影响乳汁分泌。
上一篇 : 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下一篇 : 产后出血的治疗原则为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