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发布于 2025/06/16 07:02
发布于 2025/06/16 07:02
过敏性鼻炎主要由遗传易感性、环境过敏原暴露、免疫系统异常、鼻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内分泌因素引起,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鼻腔冲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家族过敏史是重要风险因素,父母一方有过敏性疾病史时子女患病率达30%,双方均有病史时风险升至50%。特定基因如IL-4、IL-13基因多态性与IgE过度产生相关。这类患者建议进行过敏原筛查,必要时采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进行预防性治疗。
尘螨、花粉、霉菌等吸入性过敏原通过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鼻痒、喷嚏等典型症状。动物皮屑、蟑螂分泌物等室内过敏原可导致常年性发作。环境控制措施包括使用防螨寝具、空气净化器,急性期可短期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喷雾。
Th2型免疫反应亢进导致IL-4、IL-5等细胞因子过量分泌,促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IgE合成。部分患者伴随食物过敏或哮喘,表现为鼻结膜炎和支气管高反应性。免疫调节治疗可选择奥马珠单抗等IgE抑制剂,需持续3-6个月见效。
长期炎症导致鼻黏膜纤毛功能障碍,杯状细胞增生加重鼻塞和分泌物增多。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出现脓性鼻涕,需联用抗生素。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能清除过敏原并修复黏膜屏障,每日2-3次可显著改善鼻通气。
青春期、妊娠期等激素波动阶段症状易加重,雌激素可增强肥大细胞反应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常合并难治性鼻炎,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严重鼻甲肥大者可考虑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术后配合抗炎治疗预防粘连。
建议保持室内湿度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阻隔冷空气刺激。饮食上增加Omega-3脂肪酸摄入如深海鱼、亚麻籽,减少高组胺食物如腌制食品、酒精摄入。鼻腔按摩迎香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配合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嗅觉减退、耳闷胀感时需耳鼻喉科就诊,排除鼻息肉或鼻窦炎等并发症。
上一篇 : 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 鼻炎过敏性鼻炎什么原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