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都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发布于 2025/06/16 10:16

鼻窦炎确诊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主要方法包括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鼻窦X线片、鼻腔分泌物培养及过敏原检测。

1、鼻内镜检查:

通过纤维鼻咽镜或硬质鼻内镜直接观察鼻腔和鼻窦开口情况,可发现黏膜充血、脓性分泌物、息肉等病变。该检查能直观判断鼻窦引流状态,对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的鉴别有重要价值。检查过程可能引起轻微不适,但无需特殊准备。

2、鼻窦CT扫描:

高分辨率CT是评估鼻窦炎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各鼻窦的解剖结构、黏膜增厚程度、积液及骨质改变。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拟行手术的患者尤为重要。冠状位和轴位扫描可全面评估筛窦、上颌窦等深部结构,辐射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鼻窦X线片:

传统X线可显示上颌窦、额窦的液平面或黏膜增厚,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但因颞骨重叠影响筛窦和蝶窦显示,现已逐步被CT替代。仍适用于基层医院初步筛查或儿童鼻窦炎的随访观察。

4、分泌物培养:

通过鼻窦穿刺或中鼻道取样获取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明确致病菌种类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指导抗生素选择。对于反复发作或耐药菌感染病例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属于有创检查。

5、过敏原检测:

过敏性鼻炎常与鼻窦炎共存,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识别尘螨、花粉等致敏原。对于合并鼻痒、喷嚏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需排查过敏因素以避免炎症持续加重。

确诊鼻窦炎后,建议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分泌物;避免接触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因素;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潜水等可能加重鼻窦压力的活动。急性期可短期应用减充血剂改善通气,慢性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3个月以上,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考虑鼻内镜手术。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黏膜修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鼻窦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