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手足口病是什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6/17 09:21
发布于 2025/06/17 09:21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传播途径有密切接触、飞沫传播、粪口传播等。
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肠道病毒感染,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这些病毒通过侵入人体后,在咽部或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复制,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症状。病毒对皮肤和黏膜具有特殊亲和力,导致特征性的手、足、口腔疱疹。
患儿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幼儿园、托儿所等儿童聚集场所易发生交叉感染,共用玩具、餐具等物品是常见传播媒介。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接触污染物品后未洗手即进食可能感染。
患儿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颗粒,直径小于5微米的飞沫核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近距离交谈或处于密闭空间时,易通过呼吸道黏膜感染。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此时患儿应隔离避免传播。
病毒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可污染水源、食物或环境。婴幼儿换尿布后未彻底清洁双手,或护理人员接触粪便后未规范洗手,都可能造成病毒经口摄入。农村地区卫生条件较差时,该传播途径风险显著增加。
5岁以下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母体抗体在6月龄后逐渐消失,而自身主动免疫尚未完全建立。营养不良、近期患病或接种疫苗后短期内,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感染。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使用肥皂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患儿餐具、玩具应单独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煮沸处理。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居室通风。轻症患儿可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饮食宜清淡温凉,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减少口腔刺激,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
上一篇 : 手足口病口腔溃疡几天会好转
下一篇 : 一岁半小孩手足口病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