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治疗吃什么药物控制
发布于 2025/06/18 11:04
发布于 2025/06/18 11:04
艾滋病主要通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控制病情,常用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替诺福韦、多替拉韦等。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免疫状态、病毒载量及药物耐受性个体化制定,联合用药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
拉米夫定通过抑制病毒逆转录酶阻断DNA合成,常与齐多夫定组成固定复方制剂。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作为前体药物,能有效抑制HIV-1复制,需注意肾功能监测。这类药物可能引起乳酸酸中毒、脂肪分布异常等不良反应。
依非韦伦通过非竞争性结合逆转录酶发挥作用,具有长效抑制特点但可能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奈韦拉平适用于母婴阻断治疗,需警惕严重皮肤反应和肝毒性。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复方制剂能阻断病毒蛋白成熟过程,需与食物同服提高生物利用度。达芦那韦需配合药效增强剂使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糖升高和血脂异常。这类药物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多替拉韦通过阻止病毒DNA整合入宿主基因组起效,耐药屏障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拉替拉韦钾片适用于初治患者,可能引起肌酸激酶升高。这类药物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案的核心组分。
恩夫韦肽需皮下注射用于多重耐药患者,马拉维罗可阻断病毒进入靶细胞。这类特殊机制药物价格昂贵,通常作为挽救治疗方案。使用前需进行病毒嗜性检测确保疗效。
艾滋病患者需终身规范服药以维持病毒抑制,漏服易导致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与微量元素,避免生食及未消毒乳制品。规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戒烟限酒可降低机会性感染风险。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是评估疗效的关键,出现持续发热或体重骤降需及时就医。
上一篇 : 老年人有艾滋病之后如何治疗
下一篇 : 艾滋病感染三年治疗算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