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属于什么性传染病的一种
发布于 2025/06/18 12:08
发布于 2025/06/18 12:08
禽流感属于人畜共患性传染病的一种,主要通过禽类传播给人类,致病性强弱取决于病毒亚型。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如H5N1、H7N9和低致病性两类,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感染禽类、吸入病毒气溶胶、接触污染环境等。
禽流感病毒自然宿主为野生水禽,家禽感染后可通过粪便、唾液等分泌物向人类传播。病毒跨越物种屏障的能力与其血凝素蛋白结构变异密切相关,部分亚型如H5N1与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结合能力较强。
活禽市场暴露是主要感染场景,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结膜或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处理病死禽类时未佩戴防护设备、食用未煮熟的禽肉或蛋类均可增加感染风险。2013年华东地区H7N9疫情数据显示,90%病例有活禽接触史。
甲型流感病毒RNA片段易发生重组,当人禽病毒共感染猪等中间宿主时,可能产生新型重组毒株。H5N1病毒通过获得唾液酸α-2,6半乳糖苷键结合能力后,可能实现人际传播,这是全球公共卫生重点监测方向。
感染后2-7天潜伏期可出现40℃以上高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快速进展为病毒性肺炎。H5N1感染者约60%出现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胸部CT显示多肺叶磨玻璃影,重症患者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农业农村部实施禽类强制免疫计划,对H5+H7三价灭活疫苗覆盖养殖场。个人防护需避免接触活禽,处理生鲜禽肉后彻底洗手,禽蛋烹饪需达到70℃以上。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症状且有禽类接触史者,需立即至发热门诊排查。
预防禽流感需建立多层次防护体系。禽类养殖人员应规范穿戴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工作场所定期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普通群众购买禽产品选择检疫合格标识,烹饪时生熟案板分开。增强免疫力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D等脂溶性维生素。出现可疑症状后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医,主动向医生告知禽类接触史。各地疾控中心对禽流感实施乙类传染病管理,需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上一篇 : 禽流感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下一篇 : 禽流感属于什么类传染疾病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