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支原体感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发布于 2025/06/18 12:33
发布于 2025/06/18 12:33
肺支原体感染主要由病原体侵入、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传播、环境因素及基础疾病诱发等因素引起。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属于非典型病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该微生物通过黏附呼吸道上皮细胞释放毒性物质,导致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感染后潜伏期约1-3周,初期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
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因免疫功能较弱,更易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者等群体风险显著增加。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病原体时,支原体可在呼吸道持续繁殖,引发支气管炎或间质性肺炎。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封闭拥挤环境中易暴发流行。学校、军营、养老院等集体场所传播风险高。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气溶胶可悬浮数小时,密切接触者吸入后可能被感染。
秋冬季节气温骤变时发病率升高,干燥空气削弱呼吸道防御功能。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有害颗粒物损伤呼吸道黏膜屏障,增加支原体定植机会。长期处于空调房等通风不良环境也易诱发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更易继发感染。支原体感染可能加重原有疾病,形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肺炎。
预防肺支原体感染需加强个人防护,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通风。合理膳食补充维生素A、C、E增强黏膜免疫力,适度运动改善心肺功能。出现持续干咳、低热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产生。康复期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肺部负担。
上一篇 : 支原体感染引起咳嗽发烧怎么办
下一篇 : 四个月的宝宝支原体感染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