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痢疾带血是怎么回事儿
发布于 2025/06/19 06:18
发布于 2025/06/19 06:18
拉痢疾带血可能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肠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粪便检查、肠镜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
志贺菌感染是常见病因,典型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粪便培养可检出病原体,治疗需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同时补充电解质预防脱水。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袭结肠黏膜导致果酱样血便,粪便镜检可见滋养体。甲硝唑联合双碘喹啉是标准治疗方案,严重者可能出现肝脓肿等并发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结肠黏膜糜烂出血,表现为反复血便伴腹痛。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炎症,长期患者需监测结直肠癌变风险。
结肠息肉表面糜烂会导致无痛性血便,尤其直径超过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肠镜下电切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需定期复查。
左半结肠癌多见暗红色血便伴肠梗阻症状,直肠癌则出现鲜红色血便。确诊需依赖肠镜活检,治疗需手术联合放化疗,早期发现预后较好。
出现血便需立即就医排查病因,检查前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急性期选择低渣流质饮食,恢复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肛周清洁预防感染,便后建议使用温水冲洗。监测排便频率和血量变化,记录症状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慢性腹泻患者需定期进行肠癌筛查,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粪便隐血试验。
上一篇 : 细菌性痢疾的肠道典型病变
下一篇 :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