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与体征
发布于 2025/06/19 11:20
发布于 2025/06/19 11:20
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排便排气,严重时可出现休克。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绞痛、肠鸣音亢进、腹部膨隆,体征可能涉及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肠坏死等并发症。
早期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或中腹部,与肠蠕动增强有关。随着病情进展,疼痛转为持续性伴阵发加剧,提示可能出现肠缺血或绞窄性肠梗阻。查体可见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初期亢进后期减弱。
高位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内容物为胃液和胆汁;低位梗阻呕吐发生较晚,可含粪样物。反复呕吐易导致脱水、低钾血症,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体征,严重时引发代谢性碱中毒。
低位梗阻腹胀显著,腹部呈不对称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高调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时全腹均匀膨胀,肠鸣音消失,常伴发热和感染中毒症状。
完全性梗阻停止排便排气是核心特征,但早期可能排出梗阻远端残留粪便。部分患者可排出血性黏液便,提示肠壁血运障碍。直肠指检发现空虚肠腔或触及肿块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晚期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伴发热提示肠坏死穿孔。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液浓缩、白细胞升高,腹部X线显示气液平面和肠袢扩张。绞窄性梗阻时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
肠梗阻患者需绝对禁食并胃肠减压,急性期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恢复期建议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避免食用豆类、坚果等易产气食物。日常应保持规律排便习惯,腹部手术后患者需早期下床活动预防粘连性梗阻,出现持续腹痛或呕吐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 : 肠梗阻主要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