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点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27 08:09
发布于 2025/06/27 08:09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点主要有血管狭窄或闭塞、微循环障碍、神经缺血性疼痛、足部溃疡及坏疽、感染风险增加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及神经病变共同作用引起。
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导致下肢动脉管腔逐渐狭窄甚至完全闭塞。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时小腿肌肉疼痛、酸胀,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下肢疼痛。血管超声或CT血管成像可明确诊断狭窄程度。
高血糖会损害毛细血管基底膜,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下肢皮肤可能出现温度降低、颜色苍白或发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微循环障碍还会影响组织氧供和营养输送,加重组织缺血。
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常同时存在,导致特征性的神经缺血性疼痛。患者可能感到下肢刺痛、烧灼感或异常感觉,夜间症状可能加重。疼痛可能由缺血和神经损伤共同引起,严重时可能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
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神经病变时,轻微外伤或压力性损伤可能导致足部溃疡,常见于足底或足趾。溃疡难以愈合,可能逐渐扩大并继发感染。严重缺血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出现干性或湿性坏疽,需要紧急处理。
下肢缺血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轻微皮肤破损即可引发感染。感染可能表现为蜂窝织炎、深部脓肿或骨髓炎。糖尿病患者感染往往进展迅速,可能扩散至全身引起败血症。感染还会加重局部缺血,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下肢血管状况,包括触诊动脉搏动、测量踝肱指数等。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外伤,选择合适鞋袜。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在目标范围内,戒烟限酒。出现下肢疼痛、皮肤颜色改变或溃疡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适当进行下肢康复锻炼,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上一篇 : 低血糖吃了东西多久能恢复
下一篇 : 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Ⅱ)的副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