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酮高的原因和危害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27 16:46
发布于 2025/06/27 16:46
尿酮高通常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高脂饮食等因素引起,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昏迷等危害。主要有糖尿病控制不佳、过度节食、酗酒、妊娠剧吐、感染诱发等诱因。
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时,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大量分解脂肪产生酮体。患者常伴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控制血糖,配合血糖监测和饮食管理。
长期极低热量饮食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导致脂肪分解加速产生酮体。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低血糖反应。建议逐步恢复均衡饮食,增加全谷物、薯类等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避免突然性断食。
酒精抑制肝糖原分解并干扰糖异生,迫使机体分解脂肪供能。饮酒后呕吐、腹痛者更易出现酮症。需戒酒并补充维生素B1,严重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纠正代谢紊乱。
孕早期严重呕吐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孕妇体内脂肪动员增加。可能伴随尿量减少、心动过速等脱水表现。可少量多次进食苏打饼干等易消化食物,必要时住院补液治疗。
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引发应激反应,促使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常见发热、畏寒等感染症状。需针对病原体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同时监测酮体变化。
发现尿酮阳性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酮症酸中毒。日常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运动前后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定期体检监测血糖、尿常规等指标,妊娠期女性需加强产前检查。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
上一篇 : 验尿红细胞高是什么原因,严重吗
下一篇 : 怎么区分膀胱炎还是尿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