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痢疾带血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6/28 13:29

拉痢疾带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口服补液盐、使用抗生素、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拉痢疾带血通常由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肠癌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发病期间应选择低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加重肠道负担。可少量多餐,每次进食量不超过200毫升,每日进食5-6次。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生冷食物。

2、补充水分

每排便后需饮用200-300毫升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成人每日总饮水量应达到2.5-3升,可观察尿液颜色判断补水是否充足,正常应为淡黄色。若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增加补液量。

3、口服补液盐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口服补液盐Ⅲ可纠正电解质紊乱,每袋冲调250毫升温开水,按每公斤体重50毫升计算24小时总量,分次服用。对于轻度脱水者,4小时内应补充失液量的50%。服用时需缓慢啜饮,避免呕吐。

4、使用抗生素

细菌性痢疾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阿米巴痢疾需选用甲硝唑片联合双碘喹啉片治疗。抗生素使用需完成全程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擅自停药,以免产生耐药性。

5、及时就医

若血便量多、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肠镜检查可明确溃疡性结肠炎、肠息肉等病因,肠癌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等表现。婴幼儿及老年人出现血性腹泻时,应优先考虑住院治疗。

日常需注意食品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肉类彻底加热。如厕后及进食前规范洗手,避免接触传播。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慢性肠道疾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肠镜,监测病情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小儿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