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反颌和牙性反颌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 2025/06/28 14:10

骨性反颌和牙性反颌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矫正方式,骨性反颌由颌骨发育异常导致,通常需要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牙性反颌主要由牙齿排列问题引起,可通过单纯牙齿矫正改善。

一、病因差异

骨性反颌是上下颌骨三维关系异常所致,常见下颌骨过度发育或上颌骨发育不足,存在明显的颌骨遗传特征,可能伴随面部不对称。牙性反颌多因乳牙早失、不良口腔习惯等导致牙齿倾斜或错位,颌骨基础关系正常,咬合异常仅体现在牙列层面。

二、临床表现

骨性反颌患者侧面观呈凹面型,前牙反覆盖常超过3毫米,可能伴有开唇露齿、颏部前突等骨性特征,牙齿代偿性倾斜明显。牙性反颌面部轮廓基本正常,反覆合范围局限在前牙区,牙齿倾斜角度异常但牙槽骨位置无显著偏移。

三、诊断方法

骨性反颌需通过头颅侧位片测量ANB角小于0度、Wits值负向偏移等影像学证据确诊,结合牙模分析颌骨三维关系。牙性反颌主要依赖口内检查发现切牙反合,影像学显示颌骨关系正常,牙弓宽度不调是主要特征。

四、治疗方式

骨性反颌成年患者需正颌手术重建颌骨关系,配合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常用术式包括下颌支矢状劈开术或上颌LeFort截骨术。牙性反颌通过固定矫治器调整牙轴角度,可能配合颌间牵引或扩弓装置,一般无须骨性干预。

五、预后差异

骨性反颌矫正后需长期保持防止复发,正畸治疗周期通常超过2年,手术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功能。牙性反颌矫正后稳定性较好,12-18个月即可完成治疗,复发概率相对较低,但需戒除吐舌等不良习惯。

建议反颌患者尽早就诊口腔正畸科,通过锥形束CT和面弓分析明确类型。日常应避免前伸下颌动作,儿童期需纠正口呼吸或咬上唇等习惯。骨性反颌患者术后需流质饮食,定期复查颌骨愈合情况,牙性反颌矫正期间要加强口腔清洁防止龋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口腔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