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纤维化病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01 15:49

囊性纤维化病可能由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基因突变、呼吸道感染、胰腺功能不全、汗液电解质异常、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高热量饮食、胰酶替代治疗、呼吸道清理、抗生素治疗、肺移植等方式干预。

1、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基因突变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基因突变是囊性纤维化病的根本病因,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基因突变会导致氯离子通道功能障碍,影响黏液分泌物的正常排出。患者可能出现反复肺部感染、脂肪泻等症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通过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调节剂如伊伐卡托片、鲁马卡托片等药物改善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

2、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囊性纤维化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黏液清除障碍导致细菌定植。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病原体,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他啶、阿奇霉素分散片等,同时配合高频胸壁振荡等物理排痰措施。

3、胰腺功能不全

约85%的囊性纤维化病患者伴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导致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障碍。典型表现为脂肪泻、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治疗主要采用胰酶替代疗法,如胰酶肠溶胶囊与高脂餐同服,同时需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营养素。

4、汗液电解质异常

囊性纤维化病患者汗液中钠、氯离子浓度显著增高,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在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时风险更高。临床表现为低钠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等。日常需增加盐分摄入,运动前后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出现严重症状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5、营养不良

由于消化吸收障碍和慢性消耗状态,囊性纤维化病患者常伴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建议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每日热量摄入应比同龄人高30%-50%。可选用全营养配方粉作为补充,必要时通过鼻饲或胃造瘘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定期监测体重、身高和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

囊性纤维化病患者需建立多学科管理方案,包括呼吸科、营养科、消化科等专科随访。日常应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肺功能,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注意监测肺功能、营养状况等指标变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心理支持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样重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内分泌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