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牙源性鼻窦炎原因有几点
发布于 2025/07/03 13:48
发布于 2025/07/03 13:48
诱发牙源性鼻窦炎的原因主要有上颌后牙根尖感染、牙周炎、拔牙并发症、上颌窦底解剖异常、牙源性囊肿等。牙源性鼻窦炎通常表现为鼻塞、脓性鼻涕、面部胀痛等症状,需通过抗生素治疗或手术干预。
上颌后牙根尖与上颌窦底距离较近,根尖炎症可能直接扩散至窦腔。常见于龋坏未及时治疗的磨牙,伴随咬合痛和叩击痛。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严重时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重度牙周炎可导致牙槽骨吸收,形成牙周-上颌窦瘘道。患者常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症状。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急性期可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辅助控制感染,必要时行牙周翻瓣术。
上颌后牙拔除时可能造成窦底穿孔,尤其埋伏牙或骨壁薄弱者易发。表现为拔牙窝持续渗液、鼻腔返流。小穿孔可观察自愈,大穿孔需用胶原蛋白海绵封闭或行上颌窦瘘修补术。
窦底位置过低或牙根突入窦腔时,轻微炎症即可诱发鼻窦炎。CT检查可见牙根与窦底密切接触。预防性治疗包括定期口腔检查,发生感染时需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鼻腔冲洗。
含牙囊肿或根尖囊肿增大可能破坏窦底骨板,囊肿继发感染时引发鼻窦炎。典型表现为面部膨隆和牙齿移位。需手术摘除囊肿,术后使用克拉霉素缓释片预防感染复发。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配合牙线清洁。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出现牙齿疼痛或鼻窦炎症状时应尽早就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风险,吸烟者建议戒烟以减少黏膜刺激。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潜在牙源性病灶。
上一篇 : 喉咙长个白泡泡吃化毒散有用吗
下一篇 : 鼻粘膜糜烂出血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