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憋不住尿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03 16:34

产后憋不住尿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产后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膀胱功能异常、分娩损伤、激素水平变化、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凯格尔运动是改善产后尿失禁的基础方法,通过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增强肌肉力量。每天进行3组练习,每组收缩保持5秒后放松,持续10次。训练需坚持6-8周见效,配合腹式呼吸可提升效果。避免在排尿过程中中断尿流的方式进行训练,可能加重膀胱功能障碍。

2、膀胱训练

制定规律排尿计划,初期每1-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间隔至3-4小时。排尿时采用双足平放、身体前倾的姿势,彻底排空膀胱。记录排尿日记监测饮水量与漏尿情况,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利尿物质。此方法需配合盆底肌训练,通常需要持续2-3个月。

3、电刺激治疗

医院采用的盆底电刺激疗法,通过电极刺激神经肌肉改善收缩功能。每周治疗2-3次,10-12次为一个疗程。对于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有效率较高,可配合生物反馈技术增强患者感知。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轻微肌肉酸痛,一般24小时内自行缓解。

4、药物治疗

米拉贝隆缓释片可通过松弛膀胱平滑肌改善急迫性尿失禁,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能抑制膀胱过度活动。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适用于气血不足型尿失禁。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出现口干、便秘等副作用,哺乳期妇女用药需评估风险。

5、手术治疗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采用聚丙烯吊带加强尿道支撑。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1周可恢复日常活动。少数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吊带侵蚀等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合并盆腔器官脱垂者可同期行盆底重建手术。

产后尿失禁患者应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选择高膳食纤维饮食预防便秘。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并及时更换护垫,保持会阴清洁干燥。若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或伴随尿痛血尿,需及时就诊排除泌尿系统病变。哺乳期妇女进行任何治疗前应咨询产科医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泌尿外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