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术后如何护理

发布于 2025/07/04 09:20

尿道下裂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清洁、排尿管理、疼痛控制和预防感染,可通过保持会阴干燥、调整饮食结构、定期复诊等方式促进恢复。

1、伤口护理

术后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轻柔清洗会阴区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伤口敷料应保持干燥,若被尿液浸湿需及时更换。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出血,出现异常需联系儿童患者家长需协助患儿保持仰卧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摩擦伤口。

2、排尿管理

留置导尿管期间需确保管道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拔管后可能出现排尿刺痛或尿流分叉,可通过多饮水稀释尿液。家长需记录儿童排尿频率及尿量,若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需立即就医。术后1-2周内建议使用坐姿排尿以减少伤口张力。

3、疼痛控制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等镇痛药物,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冷敷可缓解局部肿胀疼痛,每次不超过15分钟。分散注意力如阅读、听音乐有助于减轻儿童术后焦虑性疼痛。夜间疼痛加重时可适当抬高臀部减轻伤口压力。

4、感染预防

术后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预防感染。体温超过38℃或伤口出现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可能。避免公共泳池沐浴至少1个月,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严格洗手,定期消毒患儿使用的便盆。

5、饮食调整

增加水分摄入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多食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食物促进愈合。适量补充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避免辛辣刺激及易产气食物。便秘者可食用火龙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

术后2周内避免骑跨动作如骑玩具车,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道造影评估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需随访排尿功能。注意观察尿线形态变化,若出现尿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需及时干预。保持积极心态,多数患儿经规范护理可获得良好预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泌尿外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