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不是手足口病
发布于 2025/07/05 09:11
发布于 2025/07/05 09:11
手足口病可通过口腔疱疹、手足皮疹、发热等症状判断,通常由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等引起。手足口病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具有传染性,需及时隔离就医。
手足口病早期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可能伴有疼痛感,影响进食。患儿可能出现流涎、拒食等症状。家长需观察口腔黏膜变化,若发现疱疹或溃疡面发红,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等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减少刺激。
典型症状是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多不破溃,一般无痛痒感。
皮疹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直径2-5毫米,数量从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不适。
多数患儿发病初期伴有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摄氏度,持续1-3天,部分患儿可能无发热。发热期间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同时注意水分补充。
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跳、肢体抖动等,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这些症状多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需高度警惕。若发现患儿出现异常神经系统症状,家长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或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病程一般7-10天,皮疹通常不结痂、不留瘢痕。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指甲脱落等后期表现,多在发病后2-4周发生。家长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表现,提示病情加重,需紧急就医处理。
手足口病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退,通常需要1-2周。家长需做好患儿个人卫生管理,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玩具和衣物,保持室内通风。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辛辣刺激。患儿痊愈后仍可能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的肠道病毒,日常需注意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等预防措施。若家庭中有其他儿童,建议分开使用餐具并加强物品消毒。
上一篇 : 孩子肺炎恢复期又发烧
下一篇 : 宝宝吃完母乳就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