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呕吐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7/05 10:04
发布于 2025/07/05 10:04
宝宝发烧呕吐可能由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中耳炎、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调整饮食、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急性胃肠炎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若呕吐频繁或出现血便需立即就医。
上呼吸道感染可能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发热时可能刺激呕吐中枢导致呕吐。家长需保持宝宝鼻腔通畅,适当提高环境湿度。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利巴韦林颗粒等药物。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
食物过敏可能与牛奶、鸡蛋等致敏食物有关,除发热呕吐外可能伴随皮疹。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排查过敏原,暂停添加新辅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炉甘石洗剂等药物。严重过敏需及时使用肾上腺素笔。
中耳炎可能继发于感冒,发热呕吐同时可能伴随抓耳、哭闹。家长需避免宝宝平躺喂奶,减少擤鼻涕动作。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对乙酰氨基酚栓等药物。反复发作需耳鼻喉科评估鼓膜情况。
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秋冬季,典型表现为发热、喷射性呕吐、蛋花汤样便。家长需注意手卫生及餐具消毒,少量多次喂补液盐。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出现尿量减少需静脉补液治疗。
家长应保持宝宝卧床休息,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发热期可适当减少奶量,改为清淡米汤等流食,避免油腻食物。每次呕吐后用小勺喂少量温水,维持口腔清洁。记录呕吐次数、体温曲线及尿量变化,若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呕吐物带血或胆汁、出现嗜睡等症状需急诊处理。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种类,注意腹部保暖。
上一篇 : 宝宝每天晚上发烧
下一篇 : 宝宝发烧39.1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