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晚上疼得睡不着
发布于 2025/07/29 15:57
发布于 2025/07/29 15:57
骨折后夜间疼痛难以入睡通常与炎症反应、体位压迫及神经敏感度升高有关,可通过药物镇痛、体位调整及物理干预缓解。骨折急性期疼痛主要因局部组织损伤释放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慢性期可能与骨痂生长刺激或愈合异常相关。
骨折后48小时内疼痛最为剧烈,此时建议将患肢抬高15-30度,用枕头支撑骨折部位上下关节,避免患处受压。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能有效降低局部代谢率和神经传导速度。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对创伤性炎症疼痛效果显著,但须餐后服用减少胃肠刺激。夜间翻身时需保持骨折部位稳定,可借助护具或他人协助完成体位转换。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仪通过闸门控制理论阻断痛觉传导,睡前使用20分钟能延长无痛睡眠时间。
若出现搏动性疼痛伴皮肤发烫,可能提示骨髓炎或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吗啡缓释片、羟考酮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阿片类药物适用于重度疼痛,但需警惕呼吸抑制和便秘风险。持续疼痛超过两周或伴随肢体麻木时,需排除神经损伤或骨折移位,CT三维重建可明确愈合情况。睡眠环境保持22-24℃室温,使用记忆棉床垫分散压力,必要时短期服用右佐匹克隆片改善睡眠连续性。
恢复期每日补充800mg钙质和400IU维生素D3,乳制品、深绿色蔬菜与鲑鱼可促进骨痂矿化。避免吸烟及摄入酒精以免延缓愈合,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等长收缩训练维持肌力。定期复查X线观察对位情况,夜间持续剧痛需及时排除内固定物松动或感染可能。
上一篇 : 脚骨折后小腿肌肉萎缩
下一篇 : 臀大肌疼痛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