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群流脑疫苗是预防什么的

发布于 2025/07/29 07:58

A+C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预防A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降低感染风险,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高危人群接种。

1、A群脑膜炎

A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可导致化脓性脑膜炎,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瘀点瘀斑。该血清型在我国既往流行中占主导地位,疫苗接种后产生的IgG抗体能中和细菌毒素,阻断病原体通过血脑屏障。对于托幼机构学生、寄宿制学校学生等聚集性场所人群,接种可显著降低群体暴发概率。

2、C群脑膜炎

C群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起病更急骤,易引发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衰竭,病死率较高。其荚膜多糖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可持续3-5年,疫苗接种后能有效预防菌血症发生。新兵入伍、赴疫区旅行者等暴露风险较高人群建议优先接种,免疫程序通常采用两剂次基础免疫。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该疾病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分为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疫苗覆盖的A、C群菌株可占致病菌株的80%以上,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0%。流行季节前完成接种能建立免疫屏障,特别推荐免疫功能低下者、无脾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接种。

4、交叉保护作用

疫苗含有的纯化荚膜多糖抗原可诱导免疫记忆,对部分B群菌株产生交叉保护。虽然现有疫苗未包含B群抗原,但接种后仍可能减轻B群感染时的临床症状。研究显示接种者鼻腔带菌率下降,间接保护未接种人群。

5、群体免疫效应

当疫苗接种覆盖率超过85%时,可形成群体免疫保护网,阻断病原体传播链。大规模接种后我国流脑发病率已下降至0.1/10万以下,证明疫苗对控制疫情具有关键作用。流行区应急接种能在1-2周内快速建立免疫保护。

接种疫苗后需观察30分钟有无过敏反应,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接种部位红肿可采用冷敷处理,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日常保持室内通风,流行季节减少密闭场所停留时间,出现发热头痛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完成基础免疫后,高危人群可每隔3-5年加强接种1剂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神经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