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是什么病

发布于 2025/07/25 14:12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上皮化生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膀胱黏膜腺体异常增生,属于慢性膀胱炎的特殊类型。

1、病因机制

腺性膀胱炎可能与长期慢性刺激有关,如泌尿系统反复感染、膀胱结石持续摩擦、留置导尿管机械刺激等因素,导致膀胱移行上皮转化为腺上皮。部分患者存在维生素A缺乏或下尿路梗阻病史,这些因素可能诱发黏膜上皮的化生性改变。

2、典型症状

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膀胱刺激症状,部分可见血尿或下腹部隐痛。症状易与普通膀胱炎混淆,但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膀胱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伴滤泡样或乳头状增生,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及颈部。

3、诊断方法

确诊需结合膀胱镜检及病理活检,镜下可见腺样结构形成,病理学检查能发现固有层内Brunn巢和腺腔结构。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但细菌培养可能呈阴性。超声或CT可辅助评估膀胱壁增厚情况。

4、治疗原则

轻症可采用膀胱灌注治疗,如透明质酸钠溶液灌注修复黏膜。合并感染时需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对于广泛病变或可疑癌变者,需行经尿道膀胱病损电切术,术后定期膀胱镜随访。

5、疾病管理

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建议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监测病变进展。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尿路感染风险。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黏膜刺激。

腺性膀胱炎患者需注意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内衣减少局部摩擦。可适量食用南瓜子、蔓越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但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饮料。建议采用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游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出现血尿加重或发热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进展为膀胱腺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泌尿外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