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得了中耳炎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22 09:26
发布于 2025/07/22 09:26
婴儿得了中耳炎可通过保持耳部清洁、调整喂养姿势、遵医嘱使用药物、物理缓解疼痛、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过敏反应、二手烟刺激等原因引起。
避免耳道进水或异物进入,可用棉球轻柔擦拭外耳分泌物。若耳道有脓性分泌物,需在医生指导下用生理盐水冲洗,不可自行掏挖。日常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贴保护耳部。
喂奶时抬高婴儿头部呈30度角,避免平躺喂食。母乳喂养者需注意衔接姿势,减少呛奶概率。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防止奶液反流至咽鼓管。
细菌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疼痛明显时可短期应用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镇痛。禁用未经医生指导的滴耳液,以免损伤鼓膜。
将温热毛巾敷于患耳周围,每次10分钟,每日2次可缓解疼痛。哺乳期母亲可增加饮水量,提升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减少耳部不适感。
治疗结束后需复查耳镜确认炎症消退,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等诱因。疫苗接种可预防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避免接触感冒人群,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
家长需每日观察婴儿体温、耳部渗液及哭闹频率,记录症状变化供医生参考。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均衡,适量增加瘦肉、西蓝花等富含锌和维生素C的食物。恢复期间避免带婴儿乘坐飞机或前往嘈杂场所,防止气压变化加重耳痛。若出现高热不退、颈部僵硬或精神萎靡,须立即急诊处理。
上一篇 : 儿童喉咙发炎吃什么好
下一篇 : 2岁宝宝一侧鼻孔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