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扁桃体有没有发炎
发布于 2025/07/22 05:55
发布于 2025/07/22 05:55
扁桃体发炎可通过观察咽部红肿、吞咽疼痛、发热等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结合医生检查。扁桃体发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常出现扁桃体明显充血肿胀,表面可见黄白色脓点或脓性分泌物覆盖。慢性扁桃体炎则表现为扁桃体隐窝口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伴随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患者可对着镜子张口发啊音,用压舌板或勺柄轻压舌根观察扁桃体状态。若发现双侧扁桃体不对称肿大或单侧异常增生,需警惕化脓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肿瘤可能。
发炎的扁桃体会导致吞咽时明显疼痛感,严重时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儿童可能出现拒食、流涎等症状。这种疼痛在进食刺激性食物时加剧,饮用温水可稍缓解。部分患者会因疼痛产生吞咽恐惧,导致脱水或营养不良。疼痛持续超过3天不缓解或伴随呼吸困难时,提示可能出现扁桃体周围脓肿等并发症。
细菌性扁桃体炎多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随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病毒性扁桃体炎则以中低热为主,可能伴有结膜充血、声嘶等表现。持续发热超过5天需排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体温测量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腋温检测,水银体温计需消毒后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急性期可见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儿童可能出现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化脓性感染时可有口臭、舌苔厚腻表现。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睡眠呼吸暂停等。观察颈部是否出现肿胀、皮肤发红等情况,这些可能提示深部颈部感染。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可能诱发风湿热、肾炎等全身性疾病。
医生会使用喉镜观察扁桃体大小、分泌物性质,进行咽拭子培养确定病原体。血常规检查可区分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对于反复发作者需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影像学检查如颈部CT可评估深部组织受累情况。儿童患者必要时需进行睡眠监测评估手术指征。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三餐后使用淡盐水漱口,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每日饮水量,室内保持适宜湿度。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吞咽困难、颈部僵硬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可咨询耳鼻喉科医生评估手术切除必要性,术后需遵循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等康复指导。免疫力低下人群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