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什么时候测最准
发布于 2025/07/20 12:52
发布于 2025/07/20 12:52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监测血糖最常用的两个时间点,测量结果较为准确。血糖监测时间主要有晨起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等。
晨起空腹血糖指隔夜禁食8-12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能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此时测量可避免饮食干扰,对诊断糖尿病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测量前需保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或剧烈运动。餐后2小时血糖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能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此时测量可观察食物对血糖影响,帮助调整饮食结构。测量期间需保持静坐状态,避免额外进食或运动干扰。餐前血糖适合注射胰岛素患者调整剂量,睡前血糖可预防夜间低血糖,夜间血糖则用于排查黎明现象或苏木杰现象。
妊娠期女性需增加测量频次,除常规时间点外还应监测餐后1小时血糖。使用胰岛素泵或血糖波动大者,可能需要进行全天多点监测。某些特殊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测量结果,需遵医嘱调整测量时间。测量前需核对血糖仪代码与试纸匹配,采血时避免过度挤压手指。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值具有不同临床意义,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监测方案。
建议糖尿病患者建立血糖监测日记,记录测量时间、数值及对应饮食运动情况。选择稳定性好的血糖仪并定期校准,试纸需保存在干燥环境中。测量前清洁双手但避免使用酒精消毒,采血部位可轮换避免皮肤硬化。若发现异常血糖值需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治疗方案。除血糖监测外还应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全面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上一篇 : 内分泌内科主要看什么
下一篇 : 女人血糖低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