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引起的中耳炎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7/19 16:13
发布于 2025/07/19 16:13
儿童感冒引起的中耳炎可通过保持鼻腔通畅、局部热敷、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耳道进水、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感冒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过敏反应、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感冒时鼻腔分泌物增多可能导致咽鼓管堵塞,诱发中耳炎。家长需帮助儿童用生理盐水喷雾清洁鼻腔,或使用吸鼻器轻柔清除分泌物。睡觉时可抬高床头减少鼻部充血,避免用力擤鼻涕。若伴有鼻塞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等减充血剂。
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有助于缓解疼痛,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以下,每次持续10分钟,每日可重复进行。热敷时需避开耳道开口,防止水汽进入加重感染。该方法仅适用于未发生鼓膜穿孔的情况,若耳道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应立即停止。
细菌性中耳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性感染可配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中成药。疼痛明显时可短期应用布洛芬混悬滴剂,但须严格遵循剂量。禁止自行使用滴耳液,尤其鼓膜穿孔时禁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耳毒性药物。
洗澡或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洗头后及时用棉签吸干耳廓水分。患病期间禁止潜水或高空飞行,防止气压变化加重中耳损伤。若发现耳道潮湿或有异味,可能提示继发外耳道炎,需就医进行专业耳道清理。
出现持续耳痛超过48小时、高热不退、听力下降或耳道流脓时,应尽快就诊耳鼻喉科。医生可能进行耳镜检查评估鼓膜状态,严重者需鼓膜穿刺引流。反复发作的患儿需排查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基础疾病,必要时行腺样体切除术。
家长应督促儿童每日保证充足睡眠,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减少剧烈运动,注意观察体温和听力变化。感冒流行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有过敏体质者需控制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急性期症状缓解后,建议定期复查耳镜直至鼓膜完全恢复正常。
上一篇 : 宝宝鼻子不通怎么办
下一篇 : 小儿鼻炎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