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为什么要进行手术治疗
发布于 2025/07/19 08:18
发布于 2025/07/19 08:18
慢性中耳炎在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可能与鼓膜穿孔、胆脂瘤形成、听骨链破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听力下降、耳流脓、耳鸣等症状。手术方式主要有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旨在清除病灶并恢复听力功能。
慢性中耳炎长期炎症刺激可导致鼓膜穿孔难以自愈,造成持续性耳漏和反复感染。此时通过鼓膜修补术可封闭穿孔,减少病原体侵入。若合并胆脂瘤,其侵蚀性生长可能破坏中耳及周围骨质,需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以防止颅内并发症。听骨链破坏引起的传导性耳聋可通过听骨链重建术改善听力。部分患者合并乳突气房炎症,乳突根治术能有效引流脓液并控制感染。手术还可通过显微镜或内镜技术精准处理病灶,降低复发概率。
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防止术腔感染。饮食应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促进创面愈合。定期复查听力及耳内镜,评估手术效果。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脓性分泌物增多,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耳部进水,戒烟以减少黏膜刺激。
上一篇 : 土办法怎么恢复鼻子没嗅觉
下一篇 :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传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