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乳腺癌

发布于 2025/07/17 13:36

乳腺癌可能由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不良生活习惯、乳腺疾病史、辐射暴露等原因引起。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房疼痛等症状。可通过乳腺超声检查、钼靶检查、病理活检、激素受体检测、基因检测等方式诊断。

1、遗传因素

乳腺癌具有家族聚集性,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患病概率。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早且多为双侧乳腺癌。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乳腺筛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他莫昔芬片预防。高风险人群可考虑基因检测,阳性结果需加强监测。

2、激素水平异常

长期雌激素暴露会刺激乳腺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月经初潮早于12岁、绝经晚于55岁、未生育或晚育、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等情况均会增加风险。这类患者可能出现乳房胀痛伴月经周期变化。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托瑞米芬片等抗雌激素药物,并定期监测子宫内膜厚度。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酗酒会干扰肝脏代谢雌激素功能,每日饮酒超过15克酒精可使风险增加。缺乏运动导致肥胖,脂肪组织中的芳香化酶会促进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建议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

4、乳腺疾病史

既往患有乳腺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属于癌前病变。这类患者乳腺组织可能出现钙化灶或结构扭曲。需每6-12个月复查乳腺钼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阿那曲唑片进行化学预防。哺乳期乳腺炎反复发作也可能增加风险,应彻底治疗避免慢性炎症刺激。

5、辐射暴露

青春期胸部接受过量电离辐射会损伤乳腺细胞DNA。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斗篷野放疗后15-20年乳腺癌风险显著上升。这类患者需提前开始筛查,建议25岁起每年进行乳腺MRI检查。工作中接触放射线者应严格做好防护,累计剂量不超过50mSv/年。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建议每晚23点前入睡。饮食应控制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500克,多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卷心菜等。40岁以上女性每年应进行乳腺临床检查,高危人群可联合超声与钼靶检查。发现乳房异常变化时须及时就诊,早期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