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根尖炎是什么病
发布于 2025/07/14 13:00
发布于 2025/07/14 13:00
慢性根尖炎是指发生在牙齿根尖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由龋齿、牙髓坏死、根管治疗失败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咬合痛、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
慢性根尖炎多由细菌感染导致,常见致病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龋齿未及时治疗可引发牙髓炎,牙髓坏死后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扩散至根尖周组织。根管治疗不彻底或充填不密合也可能导致根管内残留细菌繁殖。牙齿外伤导致根尖区血管神经损伤也可能诱发炎症。
典型症状包括患牙持续性钝痛,咀嚼时疼痛加重,可能伴有牙龈肿胀或瘘管形成。部分患者可见根尖区黏膜充血,牙齿对叩诊敏感。长期慢性炎症可导致根尖区骨质吸收,在X线片上表现为根尖周透射影。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全身乏力等反应。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表现。医生会检查牙齿活力、叩诊反应及牙龈状况。X线检查可显示根尖周骨质破坏情况,锥形束CT能更清晰显示三维解剖结构。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培养确定致病菌种类。
治疗以根管治疗为主,需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配合根管冲洗消毒。对于根尖囊肿等较大病变可能需配合根尖手术。严重骨质破坏或无法保留的患牙可能需要拔除。治疗期间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疼痛。
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关键,建议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等问题。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减少牙齿外伤风险。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注意口腔健康管理。
慢性根尖炎患者日常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硬过冷过热食物刺激患牙。治疗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治疗后定期复查,通过X线检查评估根尖周组织愈合情况。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复诊。
上一篇 : 补牙后几小时能吃东西
下一篇 : 甲硝唑片牙疼可以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