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空腹血糖会受损
发布于 2025/07/11 11:43
发布于 2025/07/11 11:43
空腹血糖受损通常由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不良饮食习惯、肥胖、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糖等方式干预。
胰岛素抵抗是空腹血糖受损的常见原因,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利用。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患者可能出现餐后血糖升高、黑棘皮症等症状。临床常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会导致空腹血糖调节异常。这可能与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损伤等因素有关。患者常伴随多尿、口渴等表现。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西格列汀片、利拉鲁肽注射液等药物保护β细胞功能,同时需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胰腺负担。
长期夜间进食、早餐缺失等不规律饮食会打乱血糖节律。高升糖指数食物如精制米面可能引起血糖波动。调整饮食应增加全谷物、蔬菜等低升糖食物,控制单次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保持三餐定时定量。
内脏脂肪堆积会释放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腰围超过标准值的中心型肥胖者风险更高。通过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减重,配合低热量饮食,体重下降后多数患者空腹血糖可明显改善。
糖尿病家族史人群更易出现空腹血糖异常。这类人群应从年轻时开始定期检测血糖,避免吸烟、熬夜等诱发因素。即使未出现症状,也建议每年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
空腹血糖受损者需长期保持均衡饮食,每日主食中粗粮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蔬菜摄入量达到500克以上。每周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累计时间不少于150分钟。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戒烟限酒。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每3-6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上一篇 : 空腹血糖7.4严重吗需要吃药吗
下一篇 : 测血糖的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