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导尿管要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7/11 11:07
发布于 2025/07/11 11:07
使用导尿管需注意无菌操作、定期更换、保持通畅、观察尿液性状及预防感染。导尿管是临床常用的医疗器具,正确使用可减少并发症风险。
插入导尿管前需彻底清洁会阴部,使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皮肤。操作者需戴无菌手套,避免触碰导管前端,防止细菌带入尿道。导尿管包装破损或过期时禁止使用。
普通硅胶导尿管建议每2-4周更换,抗菌涂层导尿管可延长至12周。长期留置者需按医嘱定期更换,避免尿盐沉积导致堵塞。更换时需观察尿道口有无红肿、分泌物等异常。
导尿管需固定于大腿内侧,避免扭曲折叠。集尿袋应低于膀胱位置,防止尿液反流。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1-2次,发现血块或沉淀物堵塞时及时就医处理。
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清亮液体。若出现血尿、脓尿或絮状沉淀,可能提示尿路感染或出血。尿液量突然减少伴下腹胀痛时,需检查是否导管脱出或堵塞。
每日用温水清洗尿道口,保持会阴干燥。集尿袋排尿阀避免接触污染物,排空时不可触碰容器边缘。出现发热、腰痛或尿液浑浊时,可能发生尿路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治疗。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多饮水促进排尿,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导管移位,睡眠时可将集尿袋固定于床沿。定期复查尿常规,出现尿道疼痛、发热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长期使用者可咨询医生关于间歇导尿的替代方案,减少感染风险。
上一篇 : 小腹胀尿频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怎么让膀胱湿热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