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导尿管不排尿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7/10 12:38
发布于 2025/07/10 12:38
插导尿管不排尿可能与导尿管堵塞、膀胱痉挛、尿路感染、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内无尿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导尿管位置、药物治疗、膀胱训练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导尿管被血块或沉淀物堵塞会导致尿液无法排出。这种情况常见于术后出血、尿路结石患者。表现为下腹胀痛、导尿袋无液体流动。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必要时更换导尿管。医生可能开具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癃闭舒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导尿管刺激膀胱壁引发不自主收缩,导致排尿困难。多发生于留置导尿初期,伴随耻骨上区阵发性疼痛。可热敷下腹部缓解痉挛,医生可能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盐酸奥昔布宁片等抗胆碱能药物。
导尿操作可能引发尿道炎或膀胱炎,炎症反应导致排尿障碍。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液浑浊。需留取尿培养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
糖尿病或脊髓损伤患者因神经调节异常,可能出现膀胱收缩无力。表现为排尿感消失但膀胱充盈。需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可能需间歇导尿配合甲钴胺片、溴吡斯的明片等神经营养药物。
严重脱水或肾功能衰竭时膀胱内无尿液储存。伴随皮肤干燥、少尿等症状。需静脉补液或血液透析治疗,监测尿素氮指标。可暂时保留导尿管观察尿量变化。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消毒尿道口,避免牵拉导管。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观察尿液颜色与流量。若超过6小时无尿排出或出现发热、血尿,须立即就医。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需定期更换导管,预防尿路感染和膀胱功能退化。
上一篇 : 排尿困难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 小便不使劲尿不出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