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发布于 2025/07/09 11:56

预防手足口病可通过接种疫苗、注意手部卫生、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患者、增强免疫力等方式实现。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具有较强传染性。

1、接种疫苗

EV71型灭活疫苗是目前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手段,可有效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病例。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完成两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疫苗接种后保护率较高,但需注意该疫苗仅针对EV71病毒,对其他肠道病毒无预防作用。

2、注意手部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归来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尤其需清洁指缝和指甲。无法洗手时可使用含60%以上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家长应帮助幼儿掌握七步洗手法,避免用手揉眼睛或接触口鼻。病毒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手部清洁能阻断主要传播链。

3、保持环境清洁

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表面,患儿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煮沸消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紫外线照射对空气消毒有一定效果。幼儿园等集体机构需加强晨检,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并对活动区域终末消毒。

4、避免接触患者

流行季节减少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与发热或出疹患儿密切接触。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其分泌物、排泄物需专用容器收集并消毒处理。看护人员接触患儿后应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手,避免成为传播媒介。

5、增强免疫力

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饮食需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可获得母体抗体,6月龄后及时添加富含锌、硒的辅食。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可适当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调理体质。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需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和口腔情况,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应立即就医。日常注意提供软质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口腔溃疡。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康复后仍要继续观察1-2周以防病毒残留。集体单位发现病例后应向疾控部门报告,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措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小儿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