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原因及危害
发布于 2025/07/06 10:37
发布于 2025/07/06 10:37
低血糖可能由胰岛素过量、饮食不规律、剧烈运动、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细胞瘤等原因引起,长期低血糖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心脑血管损伤等危害。低血糖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饥饿感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物过量是低血糖的常见原因。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过量时会导致血糖迅速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手抖等症状,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常用降糖药如格列美脲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长时间未进食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导致血糖来源中断。胃肠手术后吸收不良、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易发生餐后低血糖。建议定时定量进食,随身携带糖果应急。伴随呕吐、腹泻时需排查消化系统疾病。
高强度运动加速葡萄糖消耗,未及时补充能量易诱发低血糖。马拉松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常见运动后冷汗、乏力等症状。运动前应适量加餐,运动中每30分钟补充含糖饮料。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风险更高。
肝脏是糖原储存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肝硬化患者肝糖原储备不足。肾功能衰竭影响胰岛素清除,可能引发药物蓄积性低血糖。这类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监测血糖变化。伴随黄疸、水肿需及时就医。
胰岛β细胞瘤自主分泌过量胰岛素,导致反复发作的空腹低血糖。典型表现为晨起意识模糊,进食后缓解。确诊需进行72小时饥饿试验和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根治方法,术前可用奥曲肽注射液控制症状。
预防低血糖需规律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掌握胰岛素注射技巧。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或含糖饮料,出现心慌出汗时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避免空腹饮酒和过度节食,肝病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若每月发作超过2次或出现昏迷,须完善胰腺CT和内分泌功能检查。日常注意均衡饮食,运动前后做好能量补充,合并慢性疾病者需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上一篇 : 血糖值20还能活多少年
下一篇 : 没吃药血糖恢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