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疱疹和黄水疮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24 16:57
发布于 2025/07/24 16:57
单纯性疱疹和黄水疮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传染性。单纯性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簇集性水疱伴灼痛;黄水疮即脓疱疮,由细菌感染导致,以脓性渗出和蜜黄色结痂为特征。
单纯性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感染引发,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可反复发作。黄水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皮肤表层所致,多与皮肤屏障受损、卫生条件差相关。
单纯性疱疹初期出现红斑和灼痒,迅速发展为针尖大小簇集水疱,疱液清亮,破溃后形成糜烂面。黄水疮初为红色丘疹或水疱,迅速转为脓疱,疱壁薄易破溃,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特征性蜜黄色厚痂。
单纯性疱疹好发于口周、鼻翼、生殖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黄水疮常见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婴幼儿多累及口鼻周围。
单纯性疱疹通过直接接触或唾液传播,病毒可经破损皮肤侵入。黄水疮通过接触脓液或污染物传播,在儿童集体环境中易暴发流行。
单纯性疱疹需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凝胶等外用制剂,严重者口服伐昔洛韦片。黄水疮以抗菌治疗为主,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广泛感染时口服头孢氨苄胶囊。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是两种疾病共同的护理要点。单纯性疱疹发作期应避免搔抓,黄水疮患者需隔离个人用品。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或皮损扩散时,须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性治疗。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物品可有效预防感染。
上一篇 : 结节性痒疹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 : 特应性皮炎与日光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