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得了荨麻疹的正确治疗方法
发布于 2025/07/25 06:49
发布于 2025/07/25 06:49
儿童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过敏原、冷敷止痒、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免疫异常、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血管性水肿等症状。
明确并远离过敏原是治疗的基础。常见诱发因素包括牛奶、鸡蛋、海鲜等食物,尘螨、花粉等环境物质,以及冷热刺激或摩擦。家长需记录患儿发病前24小时的饮食及接触史,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对已明确的过敏原应严格规避,母乳喂养的母亲也需调整饮食。
用凉毛巾冷敷患处可收缩血管缓解瘙痒,每次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避免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婴幼儿可佩戴纯棉手套。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洗澡水温不超过38℃。该方法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的对症处理,但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禁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可阻断组胺受体,缓解风团和瘙痒。这些药物对儿童安全性较高,但须遵医嘱按体重调整剂量。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嗜睡、头痛等不良反应,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
炉甘石洗剂含氧化锌和甘油,涂抹患处能收敛止痒且无激素副作用。使用前摇匀,每日3-4次,避开眼周及皮肤破损处。可与抗组胺药联用增强疗效。若出现皮肤干燥可配合无敏保湿霜,合并感染时需改用抗生素软膏。
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维生素D补充有助于改善免疫平衡。严重病例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但儿童用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家长应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定期除螨除尘。急性发作期饮食选择米粥、青菜等低敏食物,避免辛辣刺激。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腹痛等全身症状,提示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病程超过6周应转诊至儿童变态反应科排查潜在病因,长期管理需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
上一篇 : 带状疱疹会不会长在嘴角上
下一篇 : 皮脂腺囊肿如何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