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性疾病的危害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27 07:31
发布于 2025/07/27 07:31
肺间质性疾病可导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严重时引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肺间质性疾病主要危害包括不可逆肺纤维化、活动耐力持续降低、继发肺部感染风险增加、肺动脉高压形成以及多器官缺氧性损伤。
肺间质持续炎症反应会促使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蛋白过度沉积导致正常肺泡结构破坏。这种病理改变会使肺组织逐渐丧失气体交换功能,胸部CT可见网格状或蜂窝状改变。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吡非尼酮胶囊和尼达尼布软胶囊可能延缓病情进展,但已形成的纤维化病灶通常无法逆转。
肺弥散功能受损导致运动时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初期表现为爬楼梯或快步走时气促,后期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费力。便携式制氧机辅助供氧可改善症状,但无法阻止疾病进展导致的运动能力持续衰退。
受损的肺组织清除病原体能力减弱,加之部分患者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更易发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铜绿假单胞菌和曲霉菌是常见致病菌,急性感染会加速肺功能恶化。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感染概率。
慢性缺氧可引起肺血管重构,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最终导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右心衰竭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评估肺动脉压力,波生坦片等靶向药物能一定程度延缓病情发展。
长期低氧血症会影响脑、心、肾等重要器官供氧,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心律失常和肾功能不全。夜间血氧监测显示氧饱和度常低于90%,持续家庭氧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严重病例需考虑肺移植评估。
肺间质性疾病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避免接触粉尘等刺激物,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平地散步以维持心肺功能。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和高分辨率CT,监测疾病进展速度。日常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维持合理体重有助于减轻呼吸负荷。出现发热或气促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抗感染治疗时机。
上一篇 : 性淋巴肉芽肿吃什么药好
下一篇 : 淋巴肉芽肿用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