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怀孕期间应做哪些检查

发布于 2025/07/27 13:42

乙肝患者怀孕期间应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乙肝五项定量、肝胆胰脾超声、凝血功能等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肝脏健康状况和病毒复制活跃度,为母婴阻断提供依据。

1、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主要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定期监测能及时发现异常。若出现转氨酶升高,需警惕肝炎活动,必要时进行保肝治疗。检查频率通常为每1-2个月一次,孕晚期可适当增加。

2、乙肝病毒DNA定量

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能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指标。病毒载量超过一定数值时,可能增加母婴垂直传播风险。孕24-28周是评估抗病毒治疗必要性的重要时间节点,高病毒载量孕妇需遵医嘱服用替诺福韦酯等药物进行阻断。

3、乙肝五项定量

乙肝五项定量检查可明确感染状态和免疫情况,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检测。e抗原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孕期动态监测e抗原和表面抗原滴度变化,有助于预测传播风险。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血清学转换,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肝胆胰脾超声

肝胆胰脾超声能直观观察肝脏形态结构,排查肝硬化、肝内占位等病变。孕期子宫增大会影响检查视野,建议在孕中期完成基线评估。对于既往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患者,需增加检查频次,监测门静脉宽度和脾脏大小变化。

5、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肝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凝血异常。孕晚期凝血功能异常会增加分娩出血风险,需提前做好预案。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补充维生素K或新鲜冰冻血浆。

乙肝孕妇除规范产检外,需特别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严格禁酒,慎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后可有效阻断传播。哺乳期若病毒载量控制良好且无乳头皲裂,一般可正常哺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产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