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荨麻疹症类型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31 16:11
发布于 2025/07/31 16:11
常见的荨麻疹类型主要有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人工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和胆碱能性荨麻疹。荨麻疹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伴随瘙痒,可能由过敏、感染、物理刺激等多种因素诱发。
急性荨麻疹起病急骤,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作,病程不超过6周。多与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或呼吸道感染有关,常见诱因包括海鲜、鸡蛋、青霉素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或地塞米松注射液控制症状,同时需排查并远离过敏原。
慢性荨麻疹指风团反复发作超过6周,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慢性感染或甲状腺疾病相关。症状表现为每日或间歇性出现的瘙痒性风团,常持续数年。治疗需长期规律服用非镇静抗组胺药如依巴斯汀片、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严重时需联合奥马珠单抗注射液。
人工性荨麻疹又称皮肤划痕症,表现为皮肤受摩擦或划伤后出现线性隆起风团,属于物理性荨麻疹。发病与肥大细胞异常活化有关,搔抓、紧束衣物均可诱发。建议避免机械刺激,可选用非镇静抗组胺药如非索非那定片、咪唑斯汀缓释片进行控制。
寒冷性荨麻疹由冷刺激诱发,接触冷水、冷空气后局部皮肤出现水肿性风团,严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分为获得性和家族性两类,获得性多与冷球蛋白血症相关。患者需注意保暖,发作时可使用赛庚啶片或酮替芬胶囊,严重病例需携带肾上腺素笔应急。
胆碱能性荨麻疹由体温升高触发,如运动、热水浴或情绪激动后出现直径1-3毫米的小风团,伴刺痛感。发病与乙酰胆碱释放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有关。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可选用阿伐斯汀胶囊或苯磺贝他斯汀片,沐浴水温不宜超过37℃。
荨麻疹患者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搔抓刺激皮肤。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饮食有助于识别过敏原。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慢性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呼吸困难、腹痛或头晕等全身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须立即就医。长期反复发作者建议完善过敏原检测、甲状腺功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上一篇 : 痤疮反复发作怎么根治
下一篇 : 良性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