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根管治疗后牙齿会隐隐作疼

发布于 2025/08/04 09:11

根管治疗后牙齿隐隐作痛可能与术后正常反应、充填物刺激、残留感染、牙根裂或邻牙问题等因素有关。根管治疗是通过清除感染牙髓并封闭根管以保存患牙的常见治疗方式,术后轻微疼痛通常属于正常现象。

1.术后正常反应

根管治疗过程中器械对根尖周组织的机械刺激可能导致局部轻微炎症反应,表现为治疗后1-5天内咬合不适或自发隐痛。这种疼痛通常呈阵发性,程度较轻且会逐渐缓解,可通过避免患牙咀嚼、冷敷缓解。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加重,需及时复诊排除其他原因。

2.充填物刺激

根管充填材料如牙胶尖或糊剂超出根尖孔时,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物理压迫或化学刺激,导致持续钝痛。X线片可显示超充情况,轻度超充可能通过机体自行适应缓解,明显超充需考虑手术修整。部分患者对含甲醛甲酚的消毒剂敏感也可能引发延迟性疼痛。

3.残留感染

根管系统复杂侧支或钙化根管中的残留细菌可能导致持续性感染,表现为治疗后2-4周内反复肿痛。这种情况需通过CBCT检查确认后行根管再处理,必要时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者需行根尖切除术。

4.牙根裂

治疗前已存在的隐匿性牙根纵裂或术中器械过度预备可能导致微裂,表现为咀嚼时尖锐疼痛。可通过染色法、锥形束CT确诊,微裂可用MTA材料修补,完全裂开则需拔除患牙。薄壁弱牙体组织者更易发生,建议治疗后及时行全冠修复保护。

5.邻牙问题

疼痛可能源于邻近牙齿的龋坏、牙周炎或隐裂被误判为治疗牙疼痛。需通过叩诊、牙周探诊和温度测试鉴别,确诊后对邻牙进行相应治疗。上颌窦炎或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邻近器官疾病也可能表现为牙源性牵涉痛,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根管治疗后应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2-3天,保持口腔卫生但24小时内暂勿刷牙治疗区。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出现自发剧痛或肿胀,应立即复诊。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治疗后3-6个月建议拍摄X线片评估根尖周愈合情况。日常使用含氟牙膏维护牙体健康,减少冷热刺激可降低敏感不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口腔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