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针灸处方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05 10:27
发布于 2025/08/05 10:27
肩周炎针灸治疗常用处方包括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阿是穴及合谷穴等穴位组合,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辨证施治原则操作。
肩髃穴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属于手阳明大肠经。针刺该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缓解肩关节前侧疼痛和活动受限。常配合抬臂动作进行温针灸,适用于肩关节外展困难的患者。临床多与曲池穴、外关穴配伍使用,但需注意避免深刺伤及肺尖。
肩髎穴在肩峰后下方凹陷中,属手少阳三焦经。主治肩关节后侧疼痛和旋转功能障碍。针刺时多采用斜刺法配合电针刺激,能有效松解冈上肌、冈下肌粘连。常与天宗穴、后溪穴协同使用,对夜间痛明显的患者可加用艾灸。
肩贞穴位于腋后纹头上1寸,属于手太阳小肠经。该穴位针对肩关节内收受限和腋窝处牵拉痛有显著效果。操作时需让患者外展上肢暴露穴位,常配伍臑俞穴、秉风穴形成三角针刺法。对于寒湿型肩周炎可在此穴实施隔姜灸。
阿是穴即局部压痛点,根据患者实际疼痛部位灵活取穴。常见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肩峰下滑囊等位置。采用围刺法或浮刺法配合TDP照射,能快速缓解急性期疼痛。需注意避开重要血管神经,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应控制刺激强度。
合谷穴作为远端取穴代表,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此穴具有整体调节作用,通过循经感传缓解肩部症状。常与列缺穴组成原络配穴法,特别适合合并颈椎病的患者。针刺时可引导患者活动患肩以增强疗效,但孕妇禁用该穴位。
针灸治疗需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如爬墙运动、钟摆练习等。治疗期间避免提重物和受凉,睡眠时注意保持患肩保暖。若出现局部淤青或晕针现象应立即告知医师。建议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1疗程,急性期患者可配合中药熏蒸以增强疗效。日常可适度热敷患处促进血液循环,但皮肤破损时禁用。
上一篇 : 小腿筋拉伤了怎么快速恢复正常
下一篇 : 骨折怎么端提挤捺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