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外旋肌群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06 05:15

髋关节外旋肌群主要包括臀大肌、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和股方肌。这些肌肉协同作用实现髋关节的外旋功能,同时参与下肢稳定性和步态调节。

1、臀大肌

臀大肌是髋关节最强大的外旋肌,起自髂骨翼后部及骶骨背面,止于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除主导髋关节外旋外,还能后伸和外展大腿。该肌在爬楼梯、跑步等动作中起关键作用,其力量不足可能导致骨盆后倾或步态异常。

2、梨状肌

梨状肌起于骶骨前面,穿过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顶端。除外旋功能外,坐位时可使髋关节外展。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因肌肉痉挛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引发臀部疼痛并向腿部放射。

3、上孖肌与下孖肌

上孖肌起自坐骨棘,下孖肌起自坐骨结节,两者均止于转子窝。作为深层外旋肌群,它们与闭孔内肌共同构成髋关节旋转袖,在行走摆动期维持关节稳定性。这些肌肉损伤可能导致髋关节动态平衡失调。

4、闭孔内肌与闭孔外肌

闭孔内肌起自闭孔膜内面,闭孔外肌起自闭孔膜外面,均止于转子窝。两者协同完成精细的外旋动作,闭孔外肌在屈髋时外旋效力更强。长期久坐可能导致这两组肌肉短缩,影响髋关节活动度。

5、股方肌

股方肌起自坐骨结节外侧,止于转子间嵴。作为唯一跨越髋关节后方的四边形肌肉,除参与外旋外还能防止股骨头前脱位。该肌与坐骨神经关系密切,术中需注意保护避免损伤。

日常可通过侧卧抬腿、蚌式开合等动作强化髋外旋肌群,瑜伽中的鸽子式能拉伸梨状肌。运动前应充分热身避免肌肉拉伤,若出现持续髋部疼痛或活动受限,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炎症或肌腱病变。长期久坐人群需每小时起身活动,预防肌肉僵硬和功能退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骨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