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分为哪几级

发布于 2025/08/06 12:16

肌张力分级通常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分为0-4级共5个等级,主要用于评估肌肉对被动拉伸的阻力程度。

1、0级

0级表示肌张力正常,肌肉在被动活动时无阻力感。关节可全范围自由活动,无僵硬或过度松弛表现。常见于健康人群的肢体运动功能评估,是神经系统未受损时的基准状态。

2、1级

1级为肌张力轻度增高,表现为被动活动终末段出现轻微卡顿感或阻力。此时肌肉紧张度略高于正常,但关节仍能完成全范围活动。早期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这种轻度痉挛状态。

3、1+级

1+级属于亚分级,指肌张力轻度增加且阻力仅出现在被动活动后50%范围内。肌肉在超过半程运动时开始显现僵硬,但尚未显著影响关节活动度。帕金森病早期可能呈现此类特征。

4、2级

2级肌张力明显增高,被动活动全过程中均可感知持续阻力,但关节仍能较容易地完成活动。常见于脑瘫患儿的上肢屈肌群,肌肉持续性收缩导致协调运动障碍。

5、3级

3级属于重度肌张力增高,被动活动困难且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肌肉呈现强直状态,需施加较大外力才能移动肢体。多发性硬化症进展期可能出现此类痉挛。

6、4级

4级为极重度增高,受累部位呈僵直状态,关节完全无法被动活动。见于严重脑损伤或晚期脊髓病变,常伴随关节挛缩等继发损害。

肌张力异常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干预,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注射和康复训练等。建议定期进行专业评估,避免长期肌张力异常导致关节变形或肌肉萎缩。日常可进行温水浴和轻柔按摩,维持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应控制强度,防止软组织损伤。出现肌张力持续升高或伴随运动功能障碍时,应及时至神经内科或康复科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骨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