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咽峡炎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8/07 15:13
发布于 2025/08/07 15:13
病毒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引起,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抗病毒药物、局部止痛、补充水分、充分休息等方式缓解。病毒性咽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季节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
柯萨奇病毒A组是病毒性咽峡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腺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也可引发该病。病毒感染后会在咽部黏膜复制,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和疱疹形成。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同时配合口腔喷雾缓解症状。
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受损者更易发生病毒性咽峡炎。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更容易侵入并大量繁殖。这类患者症状往往较重,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食欲减退等表现。建议家长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同时保证充足营养摄入。
病毒可通过飞沫、直接接触或污染物品传播,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均具有传染性。发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家长需对患儿玩具、衣物进行消毒。治疗时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配合西瓜霜喷剂局部应用。
夏秋季是病毒性咽峡炎高发期,湿热环境有利于病毒存活。这段时间需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咽部灼热感等早期症状,可使用银黄含片缓解,必要时就医检查。流行季节可提前给易感儿童接种相关疫苗进行预防。
长期熬夜、过度疲劳、吸烟酗酒等会降低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患者应调整作息,保证睡眠,戒烟限酒。咽痛明显时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止痛,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日常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有助于黏膜修复。
病毒性咽峡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食用绿豆汤、梨汁等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间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使用过的毛巾、餐具应煮沸消毒,勤换洗衣物。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防止并发症发生。平时养成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鼻子等良好卫生习惯,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上一篇 : 小儿气胸是怎么引起的
下一篇 : 扁桃体肿大贴膏药能变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