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牙龈肿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8/09 10:31
发布于 2025/08/09 10:31
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后出现牙龈肿痛可能与病毒侵袭口腔黏膜、继发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口腔护理、药物缓解等方式干预。乙型流感通常由流感病毒引起,常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牙龈肿痛可能因口腔卫生不良或并发牙龈炎导致。
乙型流感病毒可直接破坏口腔黏膜屏障,导致局部充血水肿。患者可能出现牙龈红肿、触碰疼痛,严重时伴有自发性出血。治疗需以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为主,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避免继发感染。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
病毒感染后免疫力降低易引发牙龈厌氧菌感染,表现为牙龈边缘溃烂、脓性分泌物。需联合使用甲硝唑片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控制感染,同时用生理盐水每日漱口3-4次。伴随颌下淋巴结肿大时,提示感染扩散需及时就医。
高热引起的体液流失会使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建议每小时饮用100-200毫升温水,使用人工唾液喷雾保持湿润。避免进食过硬或过烫食物刺激牙龈,可选择酸奶、果泥等流质饮食。
慢性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在流感期间易急性发作。除基础抗病毒治疗外,需用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局部消炎,配合西吡氯铵含片抑制菌斑。出血明显时可短期使用云南白药牙膏刷牙。
感染期间消耗大量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可能加重牙龈出血。可短期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同时增加猕猴桃、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但需注意糖尿病患者控制水果用量。
流感期间需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使用牙线清除邻面菌斑。进食后立即用温盐水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滞留。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有助于免疫恢复,室温建议维持在20-24摄氏度并保持空气湿润。若牙龈肿痛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张口受限,需口腔科排查是否并发牙周脓肿或颌面部间隙感染。
上一篇 : 种植牙外提升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 : 晚上睡觉前可以用漱口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