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骨折和普通骨折的区别

发布于 2025/08/10 06:29

病理性骨折与普通骨折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骨质基础,前者由骨骼疾病导致骨质破坏引发,后者多因外力直接作用于健康骨骼造成。

病理性骨折通常发生在原有骨骼病变基础上,如骨质疏松、骨肿瘤或骨髓炎等疾病导致骨质强度下降,轻微外力甚至日常活动即可诱发骨折。这类骨折常见于脊柱、股骨颈等承重部位,X线检查可见骨折线周围存在溶骨性破坏或成骨性病变。患者可能伴有原发病症状如夜间骨痛、体重下降,治疗需兼顾骨折固定与原发病控制,例如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骨吸收,或针对肿瘤进行放化疗。

普通骨折多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明确外伤导致,骨质结构原本正常,暴力超过骨骼承受极限时发生断裂。骨折线清晰且周围无异常骨改变,常见于四肢长骨如桡骨、胫骨,通常伴随剧烈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治疗以复位固定为主,可采用石膏外固定或钛合金接骨板内固定,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康复期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骨折后均应避免患肢负重,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病理性骨折患者需长期监测原发病进展,普通骨折愈合后多数可恢复正常功能,但老年患者需预防再次跌倒。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肿胀时应及时就医,通过骨密度检测或活检明确是否存在潜在骨骼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骨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