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骨折的愈合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8/11 15:07

骨折愈合期间需要注意保护患处、合理营养补充、适度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和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1、保护患处

骨折后需严格固定患肢,使用石膏或支具时避免沾水或自行拆卸。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拄拐减少负重。睡眠时用软枕垫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搬运时托住骨折上下关节防止二次损伤。若固定物松动或患处出现剧烈疼痛、麻木需立即就医。

2、营养补充

每日需摄入足够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促进骨痂形成。钙质可通过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补充,配合维生素D增强吸收。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猕猴桃,帮助胶原蛋白合成。避免高盐、浓茶咖啡影响钙质吸收,戒烟酒以防血管收缩延缓愈合。

3、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如踝泵运动预防血栓。拆除外固定后逐步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增加抗阻训练。康复过程需遵循无痛原则,采用热敷缓解僵硬,若锻炼后肿胀明显需冰敷并减少强度。

4、定期复查

术后1周需检查伤口愈合情况,2-4周通过X线观察骨痂生长。儿童青枝骨折复查间隔可延长至4-6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需增加骨密度监测。若出现延迟愈合迹象,可能需要超声波或冲击波等物理治疗干预。

5、规避风险

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跌倒等意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稳定。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深呼吸练习减少肺部感染风险。心理上保持积极心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骨折愈合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每天摄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从每日10分钟逐步增加至30分钟,以轻微疲劳感为宜。睡眠时保持患肢功能位,定期清洁皮肤预防湿疹。出现患肢温度异常、持续性疼痛或活动障碍时须及时返院检查。愈合后期可通过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恢复体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骨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