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需要打狂犬疫苗

发布于 2025/08/12 10:26

被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需要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暴露风险主要与伤口类型、动物种类及暴露部位有关,常见需接种的情况包括被未接种疫苗的犬、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咬伤或抓伤,或黏膜接触其唾液。

1、皮肤破损暴露

当皮肤被动物咬伤、抓伤导致表皮破损或出血时,无论伤口大小均需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狂犬病毒可通过破损皮肤侵入神经系统,尤其头面部、颈部等靠近中枢神经的部位风险更高。伤口需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

2、黏膜接触感染

眼部、口腔等黏膜若接触可疑动物的唾液,即使无可见伤口也需接种疫苗。黏膜对病毒穿透性较强,曾有通过角膜移植传播狂犬病的案例。接触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持续冲洗黏膜至少15分钟。

3、高危动物致伤

被流浪犬、野生动物如狐狸、浣熊、蝙蝠等咬伤必须接种疫苗。蝙蝠咬伤可能留下难以察觉的微小伤口,若在洞穴等蝙蝠栖息处发现皮肤破损,应按暴露处理。家养宠物若无法提供有效免疫证明,也需按暴露处置。

4、重复暴露处理

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再次暴露者,若在3个月内无需加强;超过3个月但1年内需接种2剂加强针;超过1年则需重新全程接种。免疫缺陷患者所有重复暴露均需加强接种。

5、特殊职业暴露

兽医、动物饲养员等职业人群若经常接触高风险动物,建议暴露前预防接种3针基础免疫。暴露后仍需按标准流程处理伤口并补充接种,但可减少剂次。

接种疫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使用免疫抑制剂,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若出现发热、头痛等不适可对症处理,但不可中断接种程序。所有暴露后处置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即使延迟数日仍建议补种。日常需避免接触不明健康状况的动物,为宠物定期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狂犬病传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