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13 14:17
发布于 2025/08/13 14:17
肠梗阻的症状主要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治疗方法包括胃肠减压、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肠梗阻可能与肠粘连、肠扭转、肿瘤等因素有关,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治疗。
肠梗阻患者早期常出现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伴随肠鸣音亢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转为持续性并加重。肠系膜血管受压时可能出现剧烈腹痛。治疗需禁食并胃肠减压,可遵医嘱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痉挛性疼痛,严重者需手术解除梗阻。
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呕吐物含胃内容物或胆汁;低位梗阻呕吐发生较晚,可能吐出粪样物。反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治疗需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必要时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完全性梗阻需手术干预。
梗阻部位以下肠管积气积液导致腹部膨隆,可见肠型或蠕动波,叩诊呈鼓音。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为全腹均匀膨隆。可通过肛管排气缓解症状,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肠蠕动,机械性梗阻需手术解除病因。
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肛门停止排便排气,部分梗阻可能仍有少量排气。治疗初期禁食禁水,通过甘油灌肠剂刺激排便,无效者需手术解除梗阻。需注意与便秘鉴别,结肠梗阻可能出现大便变细。
严重肠梗阻可能出现发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感染性休克表现,提示肠坏死或穿孔。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同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食用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每日适量活动促进肠蠕动,观察排便情况。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疝。出现反复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上一篇 : 肛周脓肿破溃后的处理妙招有哪些
下一篇 : 老年人肠胃不好吃什么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