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齿掉牙顺序
发布于 2025/08/16 09:30
发布于 2025/08/16 09:30
儿童牙齿掉牙顺序通常为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下侧切牙、上侧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乳牙脱落与恒牙萌出顺序基本一致,多数儿童在6-12岁完成换牙过程。
最早脱落的乳牙多为下中切牙,通常在6-7岁开始松动。此时恒牙胚在牙槽骨内发育成熟,逐渐向上移动替代乳牙。家长需观察乳牙是否自然脱落,若乳牙滞留超过3个月或恒牙从舌侧萌出,建议及时就医干预。
上中切牙一般在7-8岁脱落,恒牙萌出后可能出现轻度歪斜,多因颌骨发育不足导致暂时性拥挤。可鼓励儿童啃咬苹果等硬质食物促进颌骨发育,但需避免外力撞击。若恒牙萌出延迟超过1年,需排查多生牙或牙瘤等阻碍因素。
下侧切牙脱落时间约为7-8岁,其牙根吸收速度较慢,可能出现乳牙松动但未脱落的情况。此时恒牙常从乳牙内侧萌出形成双排牙,家长无须过度担忧,多数情况下乳牙会自行脱落。若乳牙牙根残留,需由医生进行无痛拔除。
上侧切牙在8-9岁更替,该区域恒牙易出现扭转或埋伏阻生。若发现牙龈肿胀或恒牙萌出方向异常,可能需拍摄X光片评估牙位。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加强牙釉质抗龋能力,减少新萌恒牙的窝沟龋发生概率。
9-10岁期间第一乳磨牙开始脱落,其继承恒牙为第一前磨牙。该区域咀嚼压力较大,乳牙常因龋坏导致早失。建议每半年进行涂氟防龋处理,乳牙早失时需制作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倾斜影响恒牙排列。
10-11岁更替的乳尖牙对维持牙弓长度至关重要。若乳尖牙过早缺失可能导致恒尖牙异位萌出,引发牙列拥挤。可给儿童佩戴咬合诱导器引导恒牙萌出,同时限制碳酸饮料摄入预防釉质脱矿。
最后脱落的第二乳磨牙约在11-12岁更替,其继承恒牙为第二前磨牙。该阶段颌骨快速发育,可能出现暂时性深覆合。建议使用含氟漱口水强化新牙,并定期进行咬合检查,早期发现反合或开合等错颌畸形。
儿童换牙期间应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重点清洁新萌恒牙的窝沟部位。增加牛奶、奶酪等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避免用舌舔舐松动乳牙。每3-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对龋齿、牙列不齐等问题早期干预。若恒牙萌出异常或乳牙滞留超过半年,需及时到儿童口腔科就诊评估。
上一篇 : 大人得慢性咽峡炎怎么治疗
下一篇 : 病毒性咽峡炎会发烧吗